中国篮球 成长中的酸痛

2011-09-23 08:15:18 沃天文化集团0


    武汉的男篮亚锦赛在一些故事中进行着,背负着国人许多复杂情感的中国男篮无意外地趟过了小组赛。但说实在的,中国男篮的亚锦赛只有一场比赛,就是决赛,对伊朗,或者韩国,意外的话对黎巴嫩或约旦。当我们还没有习惯于在锦标和奥运名额面前从容和淡定的情况下,当媒体把这届亚锦赛“誉为”中国男篮36年最大困局的时候,这一场决赛的结果似乎面临火焰和海水两个极端。
   
 
    国家队的竞争力下降是中国篮球目前被指摘最多的问题,我们太热衷于仰望和被激励,或者在角落里向高大的身影喷口水,所以一俊遮丑万千,一丑啐到百年的判决方式很有可能还会被自如应用。但这些年对中国篮球的参与,让我觉着对于这支中国男篮,乃至现在的中国篮球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多一些鼓励和善意的纠错。
 

    参与基础、竞赛体系、顶端水准和世界性是一项运动具备普遍价值的标准。在这个层面上,经历了几代人努力,尤其是有序职业化进程的中国篮球要比一些被白岩松讥之的“伪运动”强,比目前的中国足球强;至少这届国家队即使成绩不理想也不会让孩子的家长觉着打篮球没前途,不会让那些CBA的富豪老板们压缩预算,不发薪水。
    

    中国男篮以及中国篮球存在的问题与其说是“后姚明时代”综合症发作,不如说是“新榜样群时代”到来前没有克服的肌肉酸痛。这种酸痛源于放量增长和过度模仿过程中对一些重要软件和环节的忽视和回避。
 

    比如,我们有巨大的青少年篮球人群,但我们始终缺乏一套完善的职业培养和竞赛对接机制,无法形成庞大底座基础上的人才筛滤和自主供给。中国每年非官方的区域性质的青少年篮球比赛和培训活动保守估计超过3万个,但这些吸纳了绝大多数青少年篮球爱好者的活动始终挂着“业余”的标签,最后成为赞助商的广告发布平台,成为水准参差不齐的教练员的大力丸卖场,过程与结果都在官方体系之外,孩子们敲敲希望,诵诵理想,转眼已是二三十年。
 

    比如,基层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水平明显落后于联赛俱乐部和国家队。我们不少基层篮球教练员的训练方法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我曾目睹一个很“资深”的基层篮球教练,在一次球员选拔活动中仅凭肉眼就NG了一个各项测试成绩都很优秀的孩子,理由只有一个,这孩子肯定长不高。对于孩子,经验主义和墨守陈规可能就是他们篮球梦想的奈何桥;我还听过一个教练员这样训斥场上打架的小球员:“平时打架怎么不见你这么带劲?”对于孩子,当家庭还不能给予稳定的运动环境时,教练员更有义务帮助他们塑造人格和情商。
 

    再比如,这些年我们在对美式篮球的追逐过程中,是否也在忘却一些我们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大家现在言篮球必及身体素质和个人能力,战术能力、团队精神和篮球智商这些我们考虑了多少?欧锦赛在同步举行,在惊叹于西班牙、塞尔维亚甚至马其顿行云流水的打法的同时,我不禁回想不久前克罗地亚和我们在英国的“教学赛”。我们的球员难道没有能力像他们一样富有执行力和创造力地在场上存在吗?不,我们的前辈们曾经做到过,我们这个民族的基因里也从来不缺这些。正在重新崛起的欧洲篮球值得我们去反思和学习。
 

    亚锦赛几天后就会派出一张船票去伦敦,我们拿了或者不拿,世界第八的高峰都会在那,不嗔不怒,因为我们短时间翻不过去。我们纠结于一张可能属于观光性质的船票,不如去共同思考和解决中国篮球几十年发展过后某些还没有克服的问题。亚锦赛即使没有夺冠,也不是中国篮球的911,因为我们看得到明天。
 

    其实我们更应该同情一下立陶宛、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意大利等,他们有着比我们更加严谨的篮球传统和完善的运行机制,但他们当中一定有人去不了伦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