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人看停摆:资本时代的迷惘 模式出矛盾

2011-08-13 21:39:34 沃天文化集团0

中国沃天体育管理集团董事长 郭杰

NBA又一次停摆,而且可能演变成为65年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因为如果真的取消一个赛季,联盟、俱乐部、球员、转播商、赞助商以及亿计的观众都将成为长线的受害者,无论无辜与否。


  虽说在历史的面前,总会有“更加糟糕”的事情像墙头草一样掩盖眼前的“最糟糕”,我们还是相信美国人和犹太人的智慧和气场,因为他们跑得比博尔特还快,快得让我们连东施效颦的镜子都还没找到。所以很多人都报乐观的态度,认为劳资双方会在57比43的点数拉锯中,赶在大限之前形成默契,握手言和,金腰带一人分一半。即便是最坏的结果,也不会差过98-99赛季。对此,我不表怀疑,大家都输不起。但我觉着如果还像98-99的媾和,在软硬工资帽等老问题上偏安,NBA的未来停摆将可能来得比其他三大联盟更加凶猛。这已经不是补个锅修个罐儿的问题,而是一个商业模式“与时俱进”的问题。沧海已经横流,资本已经倒灌,NBA2011的停摆是面对这个时代的一次迷惘。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资本的狂潮开始规模化席卷全球先进市场和新兴市场,体育领域也不能例外。在NBA,保罗•艾伦等新兴资本巨头成为NBA球队的老板,让还在对NFL、MLB望尘莫及,正在玩命抢夺全美市场份额的NBA同时进入了一个球队“快速商品化”的周期,直至现在。说得残忍点,这不是做百年俱乐部的土壤,纯如阮嗣宗兀自钟情于酒;这是直接考量篮球能不能快速盈利,在资本市场上成为暴富筹码的时代,如同嵇叔夜醉撩广陵,原来为了发散。


  这本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说是NBA另一片飞翔的翅膀。NBA从来就罕有真正的老派老板,如同足球领域视俱乐部为己出的国际米兰莫拉蒂,尤文图斯阿涅利家族,NBA更多的是战后称雄的美国培育出来的新兴资本显贵,没条件浸淫历史,有精力翻倍未来。资本,美国人很早就开始玩,而且玩得很溜了。但问题就出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投资者的志笃意坚已经决定了他们必定要追求投资行为的快速溢价和变现,不允许总是拖两年再说,不允许拆东墙补西墙,不允许分期付款自己的腰包。这个时代要最大化地追求财务效率和盈利周期,很不幸,还碰上了经济危机。所以,问题大发了,停摆开始了。


  1、统一营收模式与不均衡市场价值实现的矛盾


  NBA的商业模式无例外地附着着美国人执拗、特立独行的思想,但NBA又是美国四大体育联盟中最关注全球拓展的一个,NBA总是带着某些矛盾和疑惑在全球的各个角落寻找金币的落袋声。它的机制就像一个中国家长风里雨里地带着一群素质不等,但都接受过应试教育的孩子跟各个单位要入职通知书。它的营收结构归纳一下就是联盟统一运营+俱乐部标准化运营,成功的方面不用赘述,全世界都在羡慕,主要谈谈可能的问题。首先,市场的先天性不均衡很难用受迫性的资源配给实现价值拉近。NBA停摆的根源在中小市场的停滞甚至萎缩,在于那些吃不下大俱乐部,只能转战中小市场的新型老板们的嗷嗷叫苦,而联盟则长期用工资帽、奢侈税和比四库全书还全的球员交易条款等来摆平。但就如阿里纳斯所说,你就是用了硬工资帽,大家都一碗水端平,球员还是会挖空心思想着到尼克斯、到洛杉矶打球,大市场还是大市场,小旮旯还是小旮旯。除了和大俱乐部平分联盟花红的聊以自慰的权利,自己的转播、赞助、球馆等联盟制定的标准化经营还是清汤寡水的结果,却要面对和大俱乐部差不了多少的五六千万的球员薪金,还哪来的市值激增,还哪来的跟别人讲故事的机会?所以,不均衡市场决定了不能排斥个性化经营模式。欧洲足球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优质资源正在不断向大俱乐部聚集,但中小俱乐部在同样面临经营困境的情况下依然大量存活,有些还挺滋润,比如阿贾克斯、乌迪内、西汉姆的球员加工转会模式,就是将球员的货币价值高度提炼的生动范例。NBA在高度经营统一的基础上,能否开放一些有中小市场个性特征的经营功能呢?比如不必拘泥于300万美金的转会现金高压线,引入足球领域非常典型的货币化转会制度和球员全球供给制度,让中小俱乐部在现金流的海洋里痛快徜徉一下;再比如增强俱乐部的海外自主开发能力、增加球队的转播频率等。


  2、俱乐部品牌力和球员个体价值力的失衡


  在足球世界里,我们现在追捧梅西、C罗,过去追捧老马、齐达内;在F1里,我们现在追捧阿隆索、维特尔,过去追捧塞纳、舒马赫。我们会发现我们追捧的心路历程基本上是俱乐部或者国家队首先成就了一个天才,然后天才让俱乐部或者国家队续写辉煌,这是价值链条的胜利,是整体和个性价值的和谐共赢。但在NBA,我们似乎看到的是另一种景象,从选秀开始,球员就罩上美国人英雄主义的光环,不断重复着一个天才成就俱乐部不同时期光荣的轨迹,所以,我听过一句话,在NBA,俱乐部是为球员打洗脚水的。这好还是不好呢?我只能举着福布斯新出炉的全球俱乐部市值榜寻求答案。市值,也许是现在的NBA老板们最关心的一个词。在这个榜上,第一是曼联,第五是皇马,第七是阿森纳,NBA俱乐部甚至没有进前40,最高的是尼克斯的47,后面是湖人。别忘了,在这两家NBA豪门的前面,还有拜仁、巴萨、AC米兰,哦对了,还有一支法拉利车队。足球和F1的老板们对于俱乐部整体品牌的迷恋让我相信,如果梅西离开了巴萨,还会有无数的球迷(包括梅西迷)沉湎于巴萨的精准和流畅,但勒布朗离开了骑士呢?我只知道美国媒体把克利夫兰评为了全美最糟糕的城市。题外话,不要拿榜单中密如麻的NFL和MLB球队做正方案例,NBA还需要加把劲赶上那样的市场份额,NBA急切需要解决当下的头疼脑热。


  3、球员薪金的错还是联盟营收规模的错?


  现在连球迷都似乎倒向了资方,认为以科比、皇帝等为首的NBA球员那全联盟不扣成本的57%薪资总额确实有些不合时宜。我也认为有些高飘,因为NBA球员的平均薪金甚至比市场份额近乎NBA3倍的NFL的球员还高。但话说回来,我们也不能忽视NBA球员与其他三大联盟球员不同的市场功能,因为NBA球员在NBA全球扩展的进程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有人要问,同样是全球扩展,NBA球员为什么比做得更好的欧洲足球俱乐部球员高?英国体育信息研究机构2010年的调查报告确实说明了这一点,NBA球员的周薪达到了50847英镑,而欧洲5大联赛中周薪最高的联赛:英超的球员周薪也不过28230英镑。但别忘了,欧洲足球球员的薪资都是税后计算,NBA球员拿到钱就要到联邦、州和城市这三座税山里喝茶。我并不想替球员辩护,他们确实还是有些高了,高得有些晃悠了,都没想着扶老板一把。但这就是完全自由的美国市场呈现的景象,而且在利益链条里,如上所述,球员尤其是明星球员在俱乐部的地位已经上升到跺脚就震的高度,所以,球员可以拿着精细到毛细血管的法律和合同,以团结工会的名义在谈判桌上正义地索取自己的所得,物质与精神文明双丰收,即使老板恨得再牙痒,也得承认帮派的合法化。好了,既然压缩薪资可能很费周章,那么联盟能不能同时在营收规模上多捻断几根须呢?都说NBA开发得很极致,都说NBA的全球战略很成功,但上面所说的一些问题(当然,也许不是问题)能否解决得更好一些呢?能不能有某种机制让联盟和俱乐部的财务计算更加透明、统一并且准确?在一些重要的营销领域是否可以再向前迈一步呢?比如电视转播权,NBA每年9.3亿美元的全美转播权收入和NFL每年4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NBA的全年营收总量)的规模相比是否还是有些寒酸?虽说市场份额有不小差距,但当初在做收视市场预期并和ESPN、TNT等较劲的时候是否过于悲观?更重要的是,NBA还有没有城头频换大王旗的气魄,遥想一下当年NFL超过MLB的盛景呢?


  NBA是一个肌理非常复杂而且发达,能力异常强大而且坚韧的商业帝国,任何对于NBA商业模式的讨论都可能陷入某种方程式的繁复过程,最后还很有可能是班门弄斧,野人献曝。但这并不要紧,因为对于一个新兴的市场而言,多一些思考并作未雨绸缪没有坏处。

Top